“好!”
曹陌对赵玉龙的识趣赞了一声,随即目光悠悠,淡声道:“赵将军名为玉龙,本督便以玉龙为题,赠你一首诗,望赵将军今后以此为诫勉。”
“......”
赵玉龙闻言,没等曹陌要说赠他什么诗,便是俯身半跪在地上抱拳道:
“玉龙素闻曹公公诗才过人,有我大周第一诗仙之名,能得曹公公赠诗,乃是玉龙三生有幸!”
这倒也不是赵玉龙在故意吹捧曹陌。
这段时间内,除了曹陌西厂督主的凶名外。
曹陌此前所作的那些足以堪称千古名篇的诗词,也逐渐从京城内往着大周各地州府流传。
并且文字的传播力度更为迅疾,远比曹陌西厂督主的凶名,还要传播得快上许多。
毕竟曹陌西厂督主的凶名,只有各地州府的官员们能够闻知一二。
而曹陌所作的那些千古名篇的诗词,却是老少皆宜,更得大周各地读书人士子们的喜爱。
恰好,赵玉龙除了是一个武将外,也饱读不少诗书。
毕竟想要成为统帅一方的大将,光有武道修为可不够,也得要饱读兵书,胸有韬略。
赵玉龙守昌州城城门的这些年,闲着也是闲着。
在被磨平棱角的同时,却也没忘初心地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才能。
不然就算有朝一日能够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,也会因为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,而不能够大展宏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