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湖文明网>都市>李氏霸业:全家定鼎新朝 > 第164章 士族余孽暗中涌
    阳光斜照在工分牌上,金属边缘反射出一道刺目亮光,映在劝学所墙角的青砖上,晃动如刀。那光斑移过砖缝,掠过一张散落的《识字歌》纸页,最终停在一双布履的鞋尖。

    鞋主人未动,只低头看着纸上“多劳多得”四字,指尖轻轻摩挲纸面,像在丈量什么。

    李毅站在暗巷尽头,手中攥着一份未署名的密报。纸页边缘已被摩得发毛,上面记录着三名士族旁支子弟的行踪:三日内,皆于戌时末离家,亥时初归,路径绕行废弃崔氏宗祠。

    他们未带仆从,未持灯火,却在祠堂后墙短暂停留,有人曾低声念诵“礼崩乐未丧”。

    他将纸折成细条,塞入袖中暗袋。脚步未停,穿出巷口,迎面撞上一名挑担老农。对方慌忙避让,草帽压得极低。李毅只瞥见帽檐下露出一截苍白手指,指甲缝里嵌着墨迹。

    他不动声色,绕行至县西药铺后巷——那铺子已歇业月余,门板斑驳,锁扣却新换过。

    子时三刻,双面细作潜入宗祠。祠内未点香火,唯中央一盏油灯,豆火摇曳。七名士绅模样的人围坐,皆着旧式深衣,袖口绣暗纹。

    一人起身,举手宣誓:“衣冠待重光,清流承正统。”其余人低应:“唯命是从。

    ”细作藏身梁上,将盟词默记于心,又录下三人提及“药铺为信道,私塾传声口”,以及“租入暗田,岁供三百石”。

    天未亮,密报已送至李瑶案前。她正翻阅《民间流言汇录》,其中夹杂数十条新语:“李氏废礼,女子行医,逆天而动”“工分换粮,实为敛财,百姓终将无衣”。

    她将密报与流言并列,又调出《工分总录》中领取抚恤却连续五日未出工者名单,发现三人重合。

    她取出乾坤万象匣,指尖轻触匣面。光幕浮现,输入“宗祠、流言、工分异常、药铺、私塾”等词。

    片刻后,系统生成因果图谱:中心节点为“清流盟”,三条支脉分别指向城西废弃药铺(联络点)、北乡三户隐田地主(资金源)、五名私塾先生(传播口)。

    图谱末尾标注:“可信度87%,主谋未显。”

    李瑶合匣,立即召李毅。两人在密室对坐,她将图谱摊开,指尖点在药铺位置:“此处须布眼线,但不可打草惊蛇。

    ”李毅颔首:“已派两人扮作流民,日间在铺前乞讨,夜间监听墙内动静。”她又指私塾:“先生中可有动摇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