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湖文明网>都市>八零后父母 > 第64章 动工盖房
    她参加了当年的六一儿童节舞蹈表演,还是全队的领舞,没经过一点训练的她,节奏感特别好,他们一共表演了两个节目,一个是当时很火的流行歌曲《小芳》,一个是儿歌《采蘑菇的小姑娘》,在伴奏只有新换的老师,拉着一把破旧二胡的情况下,他们在全乡22个学校里,分别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
    每人发了一支圆珠笔,两根铅笔。还有一个新的数学本子。中午,老师还带她们在乡里的饭馆,每人吃了一大碗肉丝面,一人一个芝麻大烧饼,烧饼里还夹着几片肠儿。

    可香坏了这九个小姑娘。那是老五第一次去饭店吃饭,她才知道,原来乡里就有专门做饭给别人吃的馆子。

    平时来赶集上庙时,最多,也就是坐在室外凉粉摊儿上,吃碗凉粉,吃份扒糕,都觉得无比幸福了。

    现在,她算是见了大“世面”了,她觉得怎么人家的面那么好吃啊!里面还放了肉!她明明吃肉也不太行啊!可就是特别香,家里的汤面好像从来没有放过肉。

    她回去一定给一起玩儿的小朋友好好讲讲。总之,那碗面让她记忆特别深刻!

    当然,比不过,后来二姐姐带她在县城里,吃过的人生中的第一碗馄饨!以至于,后来她在外奔波多年,不管怎么寻找,也没有再吃到过那个味道!

    再有就是她上初中后,一次中午放学,母亲给她包的韭菜瘦肉馅儿饺子,因为她不吃肥肉,母亲一般给她包韭菜鸡蛋的,要不她就只吃皮,为这个志有没少骂她,可她就是吃不下去怎么办,还有羊肉更不行,但是过年会特意包羊肉馅儿的,等她大点儿了。

    基本就不吃初一的早饭。

    挨过饿的人,对肉香的肯定是她理解不了的,当然,没挨过饿,不爱吃肥肉的心情,也是他们理解不了的,这就是成长条件不同,哪怕一个屋檐下生活,也有很多争执且不被相互理解的原因吧!

    人间最美四月天,花开,柳绿,春风送暖的日子,志有他们的旧房子,在一群乡亲们的帮忙下,要开始翻盖了。

    老五和志有英儿都住在了满满当当的两间南屋里,

    光是拆房子、运废料、就断断续续十来天,大部分零碎的工作,都是志有和英儿自己完成的。

    清理完后,他们又去买砖,沙子,水泥又半个月,再赶上天气不好,赶上窜忙的乡亲们没空儿,所以等打好地基就快到麦秋了!

    这期间他们去找了艳芬嫂子,这么多年了,两家关系算不上很好,但见面也是会打招呼的。

    当时分家时,父母住的中间两间房的台阶,比窗台偏东边半米,院子的南边,靠西多半米左右,导致房子的地基和院子是对不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