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揣着那枚来之不易、微如残烬的“地心火髓”,林妙可踏上了归途。归心似箭,但脚步却比来时更加沉稳。
手中的桃木剑不仅是武器,更成了探路的杖;背包里的药粉符箓不再只是爷爷塞给的陌生物件,而是切实保障过她安全的依仗。
山风依旧凛冽,夜枭啼鸣依旧瘆人,但她心中那份因未知而生的恐惧,已悄然被一种初步掌控命运的笃定所稀释。
几天后,风尘仆仆的林妙可终于望见了林家村熟悉的轮廓。村口,爷爷林国安的身影依旧伫立在那里,仿佛自她离开后便未曾移动过。
夕阳将他花白的须发染上一层暖金色,那深邃的眼眸在她身影出现的第一时间便精准地捕捉到她,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松弛下来。
没有激动的呼喊,没有冗余的问候。林妙可走到爷爷面前,从贴身内袋里取出那被符纸严密包裹的小小晶体,小心翼翼地摊在掌心。
符纸揭开,那点赤红微弱却执拗地闪烁着,内部的流火仿佛拥有生命。
林国安浑浊的眼睛骤然亮起,他伸出布满老茧、微微颤抖的手指,悬在晶体上方感受了片刻,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——有欣慰,有震惊,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。
“没错,是地心火髓的气息……至精至纯的大地火种。”他声音沙哑,“只是……太小了,像刚燃起的火星。
以此作为‘五行化煞阵’的火行阵眼,无异于以萤火之光欲引燎原之势,力有未逮啊。”
现实的冷水并未浇熄林妙可眼中的光芒。她反而向前一步,语气带着旅途沉淀后的冷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:“爷爷,正因为它小,或许才是我们的机会。”
林国安抬眼,有些不解地看着孙女。
“我在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。
”林妙可组织着语言,尝试将脑中盘旋的、模糊的念头清晰地表达出来,“《青囊补阙录》里强调‘生生不息’,五行阵法的核心是‘流转’与‘平衡’,而非单纯的力量堆砌。
我们需要的,不是一个强大到足以压制一切的火源,而是一个能与其他四行完美共鸣、引导能量循环的火‘种’。”
她顿了顿,指向爷爷准备的其他几样阵眼材料:“五色土承载、阴沉石润泽、铜钱剑肃杀、雷击木生发……它们各自的力量也并非滔天骇浪,而是相对内敛的本源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