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得乙木之精后,林妙可并未在苍古林海深处久留。那地方生机虽盛,却也潜藏着未知的危险,并非闭关疗伤的理想场所。
她循着原路谨慎退出,在林海边缘找到一处隐蔽的、被藤蔓半遮掩的山洞。
山洞不大,但干燥通风,洞口有天然屏障,是个难得的清净之地。
林妙可在洞口布置了几个从爷爷那里学来的、改良后融入自身理解的简易警示与防护结界,虽不及爷爷手段老辣,但胜在灵力性质纯净,与地心火髓同源,更具隐蔽性。
洞内,她盘膝坐下,将那块温润的青碧色乙木之精置于掌心。
无需刻意引导,精纯磅礴的生机之力便如涓涓暖流,自发透过劳宫穴涌入经脉,所过之处,连平日里难以察觉的细微暗伤都传来酥麻的愈合感。
她没有急于用这股力量直接冲击灵魂创伤。灵魂层面的损伤极其微妙且复杂,粗暴的能量灌输可能适得其反。
她回想起《青囊补阙录》中关于“神魂”的论述,将其类比为现代医学中的“神经系统”与“意识核心”的结合体,损伤则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断裂与意识场的紊乱。
“修复,需要能量,更需要正确的‘引导’与‘模板’。”林妙可心中明悟。
她首先催动眉心的地心火髓。这一次,她并非引动其焚尽万物的炽热,而是极力激发其“生命之火”的特性——温暖、光明、充满活力与希望。
赤金色的暖流自祖窍而下,与涌入体内的乙木生机相遇。
五行之中,木生火。
此刻,精纯的乙木之气遇到了同源的生命之火,非但没有被克制,反而如同最好的燃料,让那赤金色的暖流瞬间壮大了数倍,变得更加温和、沛然,却丝毫不显暴烈。
木火相生,循环初成!
这股融合了木之生机与火之活力的特殊能量,在林妙可精准的意念引导下,开始缓缓流向灵魂受损的区域。
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当这股能量触及那些灵魂“裂痕”时,剧烈的、源自灵魂本源的痛楚再次袭来,比肉体伤痛强烈百倍,几乎要摧毁她的意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