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湾沚区坚持“群众在哪里,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”的理念,积极整合优质资源,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,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,把温暖与服务送到群众身边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有热度、更有温度。
戏曲“小舞台”惠民“大窗口”
近日,六郎镇永和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舞台之上,文艺志愿者们扮相秀丽,妆容精致,表情生动细腻,身段婀娜灵动,唱腔悠扬婉转。“梨簧戏是咱老一辈芜湖人的记忆,现在能够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戏曲,真的很高兴!”村里的邱大爷感慨道。
梨簧戏公益演出走进新都社区
能够再次看到濒临失传戏剧的演出让张大爷激动万分。这样的戏曲进村、社区的活动,在湾沚区几乎每周都有开展。
近年来,湾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整合优质资源,通过摸排各村群众需求,每月制定湾沚区文明实践伙伴计划资源菜单,通过“点单+派单”的文明实践服务模式,将更多“文明实践伙伴”的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有热度、更有温度。2025年以来,梨簧戏派单演出10场,黄梅戏派单演出66场,满足了76个村约万余人的文化需求。
公益“小课堂”服务“大民生”
“红色+黄色能够得到什么颜色?让我们用桌上的颜料混合一下?”日前,在六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周末公益课堂上,来自安徽工程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给30名小学生讲授探索颜色的奥秘,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。
“成长加油站”公益课堂
该课程属于六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起的“成长加油站”公益课堂的一部分。“成长加油站”公益课堂,免费招收周边社区6岁至14岁青少年,以“教育”“托管”相结合的方式,安排作业辅导、绘画、手工制作、非遗传承、科普教育、读书分享等一系列课程。
“这样的课堂太好了,开心有趣,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,还丰富了我们周末的生活。”来自六郎小学的二年级学生陶雨涵在这里享受了实践的快乐。
近年来,六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各方资源,根据辖区青少年儿童年龄结构、兴趣爱好及成长所需,积极优化周末托管服务,为孩子们提供丰富、更专业的周末活动,让文明实践公益课堂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温馨港湾。
暖心“小集市”便民“大满足”
“理发、老花镜配赠、磨剪子菜刀等都不算什么特别的大事,却是我们日常生活需要的。志愿者上门服务,帮我们解决这些小问题,非常贴心。”湾沚区花桥镇复兴村的村民汪汉斌高兴地说。
三月“雷锋集市”活动现场
村民汪汉斌口中的上门服务,便是湾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“雷锋集市”文明实践暖心行动。当天的活动里,志愿者们为村民们提供了义诊、推拿、艾灸、法律咨询、反诈宣传、黄手环发放、小家电维修、政策宣传等多项便民服务。
自2023年起,湾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区内1+19+N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资源,发动文明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区内高校参与其中,各展所长、各尽其能,创新实施“雷锋集市”文明实践暖心行动。聚焦群众需求,优选服务内容,精挑服务组织,利用周末、节假日、工作日傍晚,把“雷锋集市”搬到群众“家门口”,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,解决群众实际问题,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。截至目前,累计开展“雷锋集市”暖心行动20余场,为群众们送去志愿服务项目200余个。
从戏曲的袅袅乡音到公益课堂的斑斓色彩,从雷锋集市的烟火温情到志愿服务的涓滴成河,湾沚区用一场场“小而美”的文明实践,编织出一幅“实而暖”的民生画卷。下一步,湾沚区将进一步深化拓展 “文明实践伙伴计划”,广泛吸纳多元社会力量踊跃参与。同时,积极推动与 “湾沚区道德银行” 平台的深度联动,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,持续提升文明实践的精准性与实效性,让惠民服务如春风化雨浸润城乡每个角落。(董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