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拂柳燕归来,又逢清明祭扫时。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,培育文明祭祀新风尚,湾沚镇阳光社区于4月2日在社区大食堂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清明”主题文明实践活动,通过传统美食制作、环保公益行动等创新形式,让慎终追远的节日内涵焕发现代文明光彩。
晨曦初露,社区食堂已飘散着艾草清香。十余位巧手阿姨围坐案前,揉捏青艾面团,填裹豆沙馅料,上笼蒸制青团。翠玉般的团子在蒸汽中渐次舒展,氤氲着跨越千年的民俗记忆。“从前清明都是儿女回来做青团,如今和老姊妹们一起做更有滋味。”洑阿姨将刚出锅的青团细心装盒,这些承载着温情的时令美食,将由志愿者分送至社区独居老人家中。
社区广场上,“小烟头兑换大文明”活动正如火如荼。居民们手持夹钳穿梭于花坛步道,将散落烟蒂投入专用回收箱,换取绿意盎然的文竹、多肉等盆栽。“捡拾十个烟头就能换盆花,既美化环境又有收获。”张大爷捧着新得的绿植笑逐颜开。志愿者们同步开展“云祭扫”教学,引导居民通过线上献花、书写追思卡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。
活动尾声,“文明清明公约墙”前,居民们郑重签下姓名,承诺自觉践行低碳祭祀、爱护社区环境。社区书记王强表示:“今年我们特别将民俗传承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,既留住清明文化根脉,又植入现代文明基因。”
这场浸润着艾草清香的清明活动,不仅深化了居民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,更让绿色环保理念与文明公德意识在春日社区生根发芽。当传统节日与现代文明深情相拥,阳光社区正谱写着新时代的清明文化新篇。(陶至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