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:陈源源,女,汉族,1992年11月出生,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乐萄桃家庭农场负责人,先后获得中国自强之星、安徽省三八红旗手、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、芜湖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。
事迹简介:陈源源于2018年辞去护士工作,回到家乡六郎跨行业创办了芜湖县六郎镇乐萄桃家庭农场。作为一名“90后新农人”,她坚持科技强农,认真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技术,积极引进智能管理设备,将自己的农场逐步打造成“全国首批国家级5A生态农场”、“安徽省示范家庭农场”、“安徽省返乡创业示范基地”。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带头人,她秉承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的发展理念,牵头成立芜湖阳光果蔬联合体、“葡下行”科技兴农志愿服务队,吸引26户优质农业企业加入,指导并帮助38户农户规模种植阳光玫瑰1086亩,新增就业岗位370个,人均增收2~4万元,有力促进了当地休闲采摘农业的发展。
正文:
回归乡土,田野间筑梦启航
1992年出生的陈源源,若非被特意提醒,旁人是很难将她和农业联系在一起。她是一名“农二代”,在她还未出生时,父母就开始水果种植。三十年的耳濡目染,她深知农业的艰辛与不易,懂事的她从小就认真学习,最终考取了东南大学,毕业后顺利考入部队医院成为了一名护士,一切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。
但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,传统农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,文化水平有限的父亲逐渐感觉吃力。看着两鬓发白的父母,陈源源的内心充满了心疼和担忧,几经思量,带着对农业的感恩和父辈理想的传承,她毅然辞去了别人眼中的“铁饭碗”,回到父母身边,瘦小的身躯,坚定地扛起了农业的大旗,创办了芜湖县六郎镇乐萄桃家庭农场,成为了一名“90后新农人”!
“隔行如隔山”,从优秀的护士转行做农业并非易事。她每天起早贪黑,一心扑在田间地头,不知弯了多少次腰,流了多少汗,泥里来土里去,风里来雨里去,但依然带着无畏前行的坚毅和百折不回的倔强。她看准了市场对原生态高效现代观光农业及绿色产品的需求,积极跑高校、问专家,认真学习现代农业技术知识。她先后投入226万元研发资金,引进智能温控、臭氧水杀菌、节水喷灌、智能气象站、可视化监控等系统。在新技术的加持下,她的葡萄园逐渐蜕变为芜湖首家智慧农场,各项数据可以通过传感装置传送到管理员的手机上,每串葡萄都贴上了可溯源的二维码。
随后,她又结合市场需求,陆续培育出黄桃、蟠桃、提子等30多个应季果蔬品种,形成完整的采摘体验链。她的农产品获得专利12项,2个注册商标、2项绿色食品认证,2个特色品牌,1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。如今,采摘园也逐渐成为周边居民休闲观光采摘的理想去处,年接待观光采摘人数达7万人。
握指成拳,共富路携手前行
刚回到农村创业的时候,陈源源对芜湖市场的葡萄种植和销售行情做了认真细致的调研。通过走访了解到,本地葡萄种植以夏黑、巨峰等老品种为主,对大城市销售火热的阳光玫瑰一无所知。老品种葡萄虽然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,但存在产量低、利润薄的弊端,种植户的收益得不到提高。
凭借灵敏的商业嗅觉和市场调研的成果,陈源源先行先试,乐萄桃家庭农场成为芜湖市第一家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农场。第一年阳光玫瑰刚一上市,就因其优越的口感,一下子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,成为了湾沚区的“金招牌”,零售价达到30元一斤,是普通葡萄售价的3-6倍,且供不应求。
“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。看着火爆的市场需求,陈源源并没有选择独自发展。而是牵头成立芜湖阳光果蔬联合体,将阳光玫瑰的栽培技术传授给周边的农户们,带领农户们一同种植阳光玫瑰,共同抢滩市场。
她给自己明确了一个“同富共强、百花齐放”的目标,采取“相互对照找不足,更新观念寻突破”的方法。她帮助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水平、更新种植设备、改变经营理念、提高劳动效率、扩宽销售渠道。在她的带领下,有26户优质农业企业加入,指导并帮助38户农户规模种植阳光玫瑰1386亩。
她给所有参与种植阳光玫瑰的农企和农户,制定了“八统一”标准化技术管理,即统一采购生产资料、统一品种供应、统一种植方式、统一肥水管理、统一病虫害防治、统一订单生产、统一品牌包装、统一价格销售。在统一的制度管理下,农户每亩节约资金2310元,亩均增收2万元,新增就业岗位370余个,产品也打入北京上海等大型高端水果市场。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,有力地促进了芜湖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化的发展。
成功没有让陈源源止步。2021年,她牵头成立“葡下行”科技兴农志愿服务队,借助抖音等网络平台,用短视频传授种植技术,吸引数万粉丝。4年来,累计开展150余场线上线下培训,让3万余人次受益。他们还将研发的智能监控系统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户,助力建成3万多亩绿色种植基地。
如今的乐萄桃农场,既是现代农业实验室,也是城市人的心灵驿站。陈源源正规划的4.0阶段将融入农耕文化体验,让智慧农场成为传递生态文明的窗口。(通讯员 陈洁)